7月25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
会上,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鹏介绍了济宁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济宁市主动融入和服务交通强国重大战略,抢抓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畅物流、拓物贸、兴产业,成功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京杭运河通航里程和船舶运力居沿线14个通航城市首位,建成全省内河第一条二级航道,高等级航道增至360公里、占全省的58%,开通集装箱航线29条,通达152个城市、16个国家。
今年上半年,济宁港完成吞吐量5575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153.2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10.4%、6.1%,稳居全省内河首位。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3-2025年)》提出“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总体布局,明确了京杭运河“骨干航道”、济宁港“核心港”的地位,为济宁内河航运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下一步,济宁市将锚定“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总体目标,以沿运河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依托,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以梁山、主城、微山等航运物流要素集聚区为支撑,加快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多式联运中心、临港产业集群中心、航运服务创新中心、绿色船舶制造中心“五大中心”,构建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
一是高站位、大格局,统筹布局航运中心规划。加快修编《济宁港总体规划》,启动编制《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6—2030年)》,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区域性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聚力打造具有内河航运全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和全国影响力的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二是提能级、强支撑,畅通多式联运物流通道。提速推进湖西航道上级湖段、微山三线船闸等在建重点工程,积极开展京杭运河梁济运河段扩建工程、长沟复线船闸等前期研究,构建“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加快淄海、顺达港、祥城北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造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融入河江海联运、沿黄陆海大通道、中欧班列和晋鲁大宗商品骨干流通走廊等全国全省物流大通道。今年济宁港将迈入“亿吨大港”,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7%以上。
三是拓贸易、兴产业,推动港产深度融合发展。加快融汇数易平台二期项目,搭建港航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平台。发挥龙拱港海关监管场所效能,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以运河为轴线,加快培育“七大百亿临港产业园区”,辐射带动腹地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聚力建设新能源船舶制造业基地,今年年内下水新能源船舶100艘,港航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培育形成济宁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为推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济宁力量。